鼓勵的藝術

鼓勵可以激勵人心, 鼓勵也是有盲點

一般人都會比較需要被別人鼓勵,喜歡被別人讚美。鼓勵是可以激勵人心的,可以改變命運的;不過,鼓勵也是有盲點的。

譬如媽媽跟你說:「你要去爭取自己的幸福啊!」或是說:「你要努力一點,如果沒有考上好學校的話,以後可能會找不到工作!」其實,媽媽說這句話的用意和出發點是為了鼓勵,但結果卻適得其反,因為你聽了很不舒服,心裡那股叛逆的念頭就冒出來了。

那麼,正確的鼓勵到底是什麼?應該是給對方一股「一定要朝正面方向走」的力量,不管任何時候,個人、團體都可以給予或被給予的正面力量。

那,什麼叫做「正面的力量」?這也滿有趣的。就算相同的一句話,講出來也會因人而異;用諷刺一點的角度來說,就算混黑道的,也可以有正面的鼓勵力量。

其中的重點,在於聽話的那一個人是不是覺得正面?這是第一個,對於目標、理想、方向,他聽了之後是正面的。

另外一個,是說話的人有沒有把力量傳達出去?聽的人接受的力道又有多大?所以,在鼓勵時所使用的力量強弱,也會影響到一個人朝向目標邁進的力量。

以打高爾夫球來說,揮一杆──哇!離洞還很遠;有時候揮太用力,又把球打得超過太多。該用多少力道,就要看洞的距離有多遠。

為什麼用高爾夫球作比喻?是因為揮杆的人需要使用多少力道,完全決定於洞有多遠、方向在哪裡;他必須能夠知道出多少力道才是適合的。至於要鼓勵別人的人,也必須先了解聽話者的目標在哪裡,才有辦法決定要用多少力氣。

打高爾夫是你自己打,你自己看到洞在哪裡。但鼓勵別人是我看到你要打的洞在那裡,我用多少力道去鼓勵你,但是最後揮杆的力道是對方在出的,就變成兩個人互相合作。我知道你下面應該打到那一個洞,那我來鼓勵你,告訴你該用多少力道,方向該怎麼調整,才能讓球進到那個洞。而且,你對於把球要打進那個洞本來就認同,我們兩個必須同樣看到那個洞,我才有辦法鼓勵你。

但有許多時候是胡亂鼓勵一通,洞在哪邊也根本不知道,反正就胡亂出力,對方就會覺得打錯方向、用錯力氣,或覺得沒被鼓勵到;或明明知道你在鼓勵他,但對他沒什麼作用,那就沒辦法共鳴,有溝卻沒有通。

所以,鼓勵人家的藝術在於:這個鼓勵是他要的。

因為他一定要先有一個洞,你要鼓勵他,就得要先看看他的洞在哪裡。鼓勵他的時候,如果言不及義,對方會覺得沒有真實性,會覺得講這些話根本是神經病,把球打那麼遠要干嘛?若你只鼓勵一點點,他會覺得這些話對我沒什麼幫助,反正最後也進不了洞,然後他就會傾向於放棄,不打了;彼此之間的感覺也就不美了。

這些鼓勵到最後,會變成隨便說說,或讓對方覺得這些話很虛假;最後竟然會衍生成這樣的反效果,這也是生活裡面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。顏色用不對、力道不夠精准,會讓對方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,他甚至會把你的意圖想成是負面的。

就像你給他一件最時髦的新衣,他看起來卻像破舊的衣服一樣;也好比音樂家在練習的時候太大聲了,有人覺得不能接受,不管你彈得怎樣,他就忘記你的音樂好不好聽,因為聲音太大、震耳欲聾,他就覺得難受,對他來說根本沒有什麼藝術可言。

所以,鼓勵的時候,也是一樣要遵循這個規則。你除了要看到他的目標之外,你給他的力道,跟他自己要的是一樣的,然後那個人就會很高興地說:「沒錯,就是這樣!」如果你的力道稍微差一點,他就會:「嗯……,我可以……」,因為鼓勵要有一個結果,你鼓勵人家到底有沒有效,要看那個結果,就是他聽了之後,對未來有沒有信心。

鼓勵是一種正面力量

提升自己的正面力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