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麼做,是為了孩子好?


我這麼做,是為了孩子好

我們常會把「孟母三遷」的故事做為典範,也常告誡天底下為人子女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、「天下父母心」,來強調父母親無私貢獻的偉大。

這是對的,也是好的,但這純粹是屬於讚美父母的德行,跟子女是否能回報等同的比例無關。父母這麼做,孩子是否會變得更愛父母親?很難說。這是當父母親的人應該要了解的。

若以現今的角度來看,孟母可以決定三遷,但決定搬家之前,也應該看看孩子對於這樣的三遷喜不喜歡。大多數的父母往往會以「我是為了孩子好」做為理由,而忽略了孩子心裡的感受,形成了一種壓抑的狀態。

當然,這種事情並不能單純地只從一個角度切入。孟母三遷的故事只是舉個例子,這當中還有太多的學問在裡頭。

所謂的天下父母心,是真的。因為父母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他的意圖是為了子女好,給他自己所能提供的最佳選擇。但這當中的過程,子女應該是可以參與、可以選擇的;至於子女是否能夠認同並了解父母的心意,這又是另一門學問了。

有些爸媽常會對孩子說:「要你補習多唸點書,是為了你的未來!」

孩子也會說:「這些書是你要我唸的,博士文憑也是你要我拿的,但這些都不是我要的!」這樣,又是否公平了呢?

我們並不是在討論對與錯,而是要睜大眼睛去看人生最後的結果。一個決定到底好不好,往往不是絕對的。父母為子女著想的心意,必須要跟子女完全對焦,雙邊的情感才有辦法交流。經過溝通之後才能認同,進而達到感動、感恩及感謝的回饋。

愛,是一種藝術。你要對一個人付出,必須要得到對方的認同與喜歡。就算爸媽的決定對孩子是比較生存的,也要經過不斷的溝通及努力,才能讓雙方的愛一直充滿生命力。

這是一種相當偉大的堅持。不能明白這個道理的人,就只能自怨自艾、遺憾終生,人生處處都是彌補不完的失落,最後落得一個「好心沒好報」的下場,實在叫人不勝唏噓。

成功的孝順,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著莫名的默契,彼此相愛、相知、相惜。子女出自內心的感恩,流露出對爸媽的尊敬與親情,讓他們覺得有這個孩子是非常幸福的事,這才是真正地享受天倫之樂,也才是最完美的孝順。

 

取自於【陳海倫顧問著作】:如何愛你的父母←更多關於書的內容請點擊此連結